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电器资讯 电器资讯
中国空调普及率多少现在_中国空调拥有率
tamoadmin 2024-08-05 人已围观
简介1.科龙空调内机响怎么办2.空调开制热费电吗?一天12小时大概多少钱电费?3.03年空调普及了吗4.空调是最伟大的发明,为什么有人说它也是最让人疲惫的发明? 空调调研报告范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我整理的空调调研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空调调研报告1 一、调查
1.科龙空调内机响怎么办
2.空调开制热费电吗?一天12小时大概多少钱电费?
3.03年空调普及了吗
4.空调是最伟大的发明,为什么有人说它也是最让人疲惫的发明?
空调调研报告范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我整理的空调调研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空调调研报告1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空调的销售情况,根据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职业和经济收入等关于顾客的基本情况,调查消费者的购为了了解空调的销售情况
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以到各个空调热卖的卖场购物的各个年龄段的顾客总和为调查总体,用抽样调查方法(发放问卷方式调查、拦截式调查),从中随机抽取顾客作为调查的具体对象。直到收集到的有效问卷包含不同年龄断消费者达到100份截止。
2.调查问卷:
问卷分性别、年龄、居住地、职业、经济收入与购物动机6个项目。各题均用封闭式设计,要求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在各题所列的选择项中选取一项,作为对该题的回答。
3.调查问卷的分发:
调查问卷由我们成立的家具调查小组在商场内随机分发(当场收回),或当场拦截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
4.数据处理:
调查问卷数据由SPSS统计软件处理。
三、工程项目市场
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近几年在中央空调工程项目市场上的表现并不给力,无论是以欧美品牌为代表的水系统机组,还是以日系品牌为代表的多联机产品,在工程项目市场上均感受到较大的压力,甚至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即使到20xx年上半年,上海中央空调工程项目市场的局面仍然没有大的改观,与快速增长的家装零售市场相比,工程项目市场基本维持着相对平稳的态势,据艾肯空调制冷网统计,20xx年上半年上海中央空调工程项目市场的份额约在20亿元左右。
城市建设日趋完善、城市新建配套项目减少、土地紧张且昂贵等因素造成了上海中央空调工程项目市场的需求日趋饱和,也是工程项目市场增长平稳的主要原因。目前上海工程项目市场主要集中在大型购物中心及酒店配套、写字楼等商务楼宇、轨道交通、医疗教育行业、房地产配套和生产企业配套等方面,另外老旧楼宇的设备更换以及节能改造也是工程项目市场的主力军。以写字楼为例,2017年上半年上海约有19个甲级写字楼相继竣工交付,新增面积约为135万平方米,而尚未完工交付以及规划的写字楼数量高于此数字,这给中央空调工程项目市场带来大量出货以及后续合同的签订。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新开楼盘数量不多、楼盘价格有一定的波动,而从相关渠道的统计来看上海二手房市场在上半年成交量同比下滑52%。这些都造成房地产配套市场的艰难。
以约克品牌、麦克维尔、开利、特灵、顿汉布什为代表的欧美系水系统机组品牌对上海工程项目市场的平稳有着充分的准备,同时他们也面临着项目数量减少、项目利润减少、多联机产品挤占市场份额、国产水机品牌的发力等诸多不利因素。据部分欧美品牌上海区域负责人表示在开年之初他们已经做好了上海工程项目市场大幅下滑的准备,20xx年上半年取得的成绩已经好于他们的预期。而让欧美系品牌能够平稳发展的原因在于,部分项目对于冷水机组市场的刚需仍在,具备多联机无法替代的优势,如大型酒店和购物中心等诸多大面积的项目;欧美系品牌在产品的稳定性上有较大的优势,甲方更容易接受;开拓节能改造领域,拓展多联机领域等。
日系品牌在工程项目市场上的表现相对艰难,核心原因在于房地产配套项目数量的减少,这也导致日系品牌倾注更多的投入到家装零售市场的开拓,让日系品牌的家装零售市场获得极大的发展。日立和东芝是日系品牌中在工程项目上较为成功的两个品牌,大金在工程项目市场上持续萎缩,其它日系品牌在工程项目上的进展也不尽如人意。
以美的、格力、海尔、天加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在工程项目市场上表现相对良好,产品线的日趋齐全,无论是水系统机组还是氟系统机组均有涉猎;产品稳定性日趋提高让国产品牌在甲方层面的接受度提高,再加上良好的性价比,国产品牌在工程项目的竞标过程中优势明显。
从分产品层面来看,多联机和单元机占据了上海工程项目市场主流,水系统机组的市场占有率相对平稳,而包括溴化锂、水地源热泵机组在内的产品在占有率方面则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四、家装零售市场
毋庸置疑的是,中央空调的家装零售市场是20xx年上半年上海中央空调市场最大的亮点。作为全国家用中央空调产品接受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上海地区中央空调家装零售的销售额约为15亿元。
客观的说,上海区域家装零售市场的火热更得力于工装市场的冷淡,导致大部分日系品牌在家装零售市场领域投入更多的进行开发,以期弥补在工装市场上的损失,而这一策略也收获了极大的回报。越来越多的品牌专卖店开设、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家用中央空调产品、越来越多的新房开始安装家用中央空调、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涉足家装零售市场、中央空调的`价格越来越亲民,一切均在按照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大金、日立、东芝、三菱电机、三菱重工、松下、三菱重工海尔、富士通将军等日系品牌无疑是上海家装零售市场的最大受益者。以大金为例,其在上海家装零售市场的市场占比超过40%,即使其在工装市场上不断下滑,但整体销售额仍有增长。日立则在工装和家装领域同时发力,在家装零售市场中成为仅次于大金的日系品牌。东芝在工装市场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家装零售领域的发展有着不小的进步,但仍落后于大金和日立。另外三菱电机、三菱重工等日系品牌均注重在家装零售领域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国产品牌在家装零售领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以格力、美的、海尔为代表的国产家电系品牌在家装零售业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他们的市场渠道分布也更为灵活,除传统专卖店渠道之外,苏宁、国美等家电大卖场也有其家用中央空调产品的销售,在互联网电商平台上也有其家用中央空调产品出售。凭借着良好的品牌知名度、相较日系品牌更加亲民的价格、更多更灵活的渠道体系,国产品牌的家装零售业务增长也非常迅速。
欧美系品牌在家装零售领域的绝对量不大,但增长速度非常快,除和日系品牌、国产品牌一样推出变频多联机产品外,欧美系品牌在小型水地源热泵机组、户式水机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尤其是水机品牌推出的两联品,将空调和暖两大功能集成到一套系统中,让消费者的购成本和使用成本均大幅降低,目前虽然仍然不是市场的主流,但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两联品的发展不可小觑。另外在渠道方面,欧美系品牌也开始尝试专卖店模式,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有一定的成效。
空调调研报告2调查时间: 20xx年6月22号
调查地点 :苏州
调查项目: 空调在苏州的销售情况
苏州观前街是苏州经济文化中心,数百个中外商家毗邻而设,商品种类丰富,消费层次鲜明。老字号风光依然,新商家大批涌入。观前街日常人流量近12万人次,节日高峰时竟达35万。这里的营业额以25%的增幅快速增长。
随着永乐、苏宁、五星等家电专营连锁店纷纷进驻苏州市场以来,苏州的家电销售格局也悄悄起了些变化,改变了传统大型百货商店长期以来在经营家电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局面,但苏州市人民商场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石路国际商城、苏州长发商厦、苏州泰华商城等凭借其良好的信誉、优美的环境、大而全的商品,仍是广大消费者的首选之地。另外一些小的家电商家,凭借其灵活的销售方式及相关渠道也占有相当的一些市场份额。
据统计数字表明,空调在苏州家庭的普及率为45%以上,今年苏州的空调市场容量近6亿多,可见苏州空调市场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苏州整个空调市场呈现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均衡态势,这和居民消费的理性化有很大关联。空调销售市场受到家电专营店的一些冲击,专营店中以苏宁、永乐和五星为三大巨头,百货商厦中又以苏州市人民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市石路国际商城见长。苏宁空调的销量要略好于其它商家,总体来说连锁的家电专营店的份额较之百货商厦要高,基本上两者之间市场份额比为60%:40%。
苏州消费者在选择空调上首先考虑的是品牌,一些高中档产品普遍受到欢迎,品牌意味着质量和售后服务。目前,在苏州市场上,空调销售占主要地位的是海尔、美的、新科、奥克斯、格力等国产品牌,这几个品牌占据了苏州空调市场的60%左右的份额。据各大专营店和商厦销售数据显示,海尔在苏州空调市场位列第一,占了约19%的市场份额。主要原因是在于其品牌认知度高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其次为美的,占了约16%的市场份额。新科和奥克斯在苏州市场上也有不俗的表现,各自抢占了约10%的市场份额,格力在苏州的销量尚可,占据了5%的市场份额。
另外,苏州本地品牌三星空调今年的表现也不错,但由于三星空调起步比较晚,所以全年总的份额相对较低。同时,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春兰在苏州市场上的销量平平,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可能与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认知程度有关。
空调调研报告3一、企业概况
成立于1991年的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超过1.5亿。 作为一家专注于空调产品的大型电器制造商,格力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技术领先、品质卓越的空调产品。在全球,格力拥有珠海、重庆、合肥、郑州、武汉、巴西、巴基斯坦、越南8大生产基地,8万多名员工。公司拥有各类国家级认证科研实验室300多间,4500多名技术研发人员和3500多项国内外专利技术。家用空调年产能4000万台(套),商用空调年产能550万台(套)。20xx年至今,格力空调连续6年全球销量第一。
如今,格力空调已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全球销售者营造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家庭氛围,精心打造人类美好生活。
二、市场现状分析
1。营销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行业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空调拥有率持续上升 消费结构日趋合理,这种变化,一方面与人们房屋结构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大客厅小居室”成一种流行时尚;另一方面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也相辅相成,柜机、壁挂机比例持续上升,而窗机则将逐渐被市场所淘汰。
(2)市场概述
格力作为中国世界的名牌,在世界范围内占空调领域的龙头地位,空调市场中以“格力、美的、海尔”等,三巨头称霸空调市场,格力以超强的实力占据空调行业的老大多年,累计销售7000万台。以简单的营销模式和独特的股份制区域经销模式塑造了格力无与伦比的品牌效应及竞争优势。通过建立起自营专卖店经营模式,将格力的足迹遍及全球。
(3) 政策环境
目前我国随着入世的承诺逐步实现,正在实施普遍的产业准入政策,削减乃至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同时,中国现行的税制和税收政策要作重大调整,其中包括实行有增有减的税收政策;按照国民待遇原则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按照扩大税基、降低税率原则,减轻内资企业税负,取消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将是我国空调企业获得公平的竞争环境。高效、环保、节能型空调主机受到产业政策的支持。
(4)社会经济环境
在全球范围内,我国经济一枝独秀,国民经济呈连续稳步增长趋势,社会购买力及消费潜力亦成为众所周知的全球亮点,蓄积了雄厚的集团购买力。在未来的若干年内,中国将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必将进一步增强。
(5)科技环境
为了节约能耗,开辟新能源的利用,空调技术的研究发展很快,主流空调有:变频空调、燃气空调、太阳能空调。其中,变频空调凭借其在节能、降噪、舒适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重视。格力电器自主研发的“G10变频引擎”低频控制技术被专家组一致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这是我国空调产业第一项“国际领先”的变频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标志着我国变频空调产业开始从“跟随型制造”向“引擎型创造”转变。
(二)微观环境分析
(1)供应商
格力是空调界的老大,在业内有话语权,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强。格力作为一个龙头企业,有很多为他生产零部件的供应商,企业供货的稳定性及时性有很好的保证。格力建立了筛选分厂和检测分厂,所有的零配件,来了一个一个上机子测试,一个不落的测试,确保了产品的质量。此外,格力还成立质量管理小组,专门抓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这为格力生产高品质产品又添了一层保障。
(2)营销中介
“股份制区域销售公司”模式及其自建专卖店的营销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格力给予中间商的销售鼓励措施使得他们更加愿意卖格力的产品。
(3)公众
长期以来,格力电器把以节能环保为重要指标的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并把节能环保作为打造和提升公司产品品牌的重要措施。格力已正式将绿色发展战略植入公司发展战略中,确定总体目标为“倡导绿色消费,积极研制和生产绿色产品,节能降耗,不断改进环境行为,对社会负责”。因此,公众对格力都有着良好的印象。
(4)顾客
格力专业化、高品质的空调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为格力在消费者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格力是大多数顾客购买空调的首选。“淡季贴息返利、年终返利”,甚至不定期返利政策,能够很好的稳住经销商。
(5)竞争者
1、海尔
海尔坚持宁可牺牲速度利益也要保证质量,保证品牌,注重服务创新,坚持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的营销策略。海尔的原动力是创新,致力于塑造目标化知名品牌的形象,但其缺乏适度的宣传,因而也被格力打败。
2、美的
美的创于1968年,1980年正式进入家用电器行业。1981年进入美国品牌,于19年实行事业部制改造,2001年转为民营企业。 美的得到的支持,利用国内劳动成本底。劳工素质好以及讲诚信,成为空调领域的领跑者。但其缺乏深厚技术积累提高品质,降低成本不够,因而被格力空调后来居上。 综合所述,在竞争中,格力应更加提高技术改革,从促销战,广告战,价格战三战中巩固其霸主地位,并不断塑造企业强有力的形象,塑造环保健康的气息,走绿色环保健康之路。
2、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es): 格力空调连续十一年产销量全国第一,不仅得益于格力空调过硬的优秀品质及品牌的强势,而且得益于格力独有的区域代理制加上格力品牌专卖店的渠道模式。产品—品牌—品牌专卖店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品牌质量。并且,格力有先进的自主研发科技,如:超低温数码多联机组、高效直流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多功能地暖户式中央空调、1赫兹变频空调、R290环保冷媒空调、超高效定速压缩机等一系列“国际领先”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
(2)劣势(Weaknesses):虽然当前格力正在市场上仍处于主导地位,但仍值得注意,随着空调业变频拐点的到来,格力所面临的市场压力也逐渐加大。其次还在面临美的、海尔那些强有力的敌手,在彼此之间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缩小时,格力也不得不调整策略,寻求正在处所空调营业上的冲破。
(3)机会(Opportunities):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不可估量,也进一步带动了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瞄准这些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近年来格力、美的、海尔中央空调纷纷进入轨道交通、房地产、通信、医疗卫生等工程项目,在商用空调市场大有作为。
(4)威胁(Threats):外资品牌对本土企业的威胁,在我国中央空调市场表现明显。像美国开立、日本大金等这些国外知名空调企业的威胁,中国格力空调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虽然国产企业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但是外资品牌在中央空调行业起步早,技术成熟,市场积累丰富。中国格力空调企业要缩小与其它空调品牌的差距,还需要任重而道远!
;科龙空调内机响怎么办
南方城市80%有,但是农村80%都没有
不是家家都有,我家就没有,给我送一台过来
我家没有,我所在的县城,除了几家酒店有,一般居民家里都没有。
中东部城市90%以上的家庭都有。西部,偏远地区,或者不是特别热的地方比较少。
农村的普及率也比较高,60-80%的家庭都有安装,特别是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在外打工,家里一定会安的。
难道不是家家都有吗?[石化]
我就不喜欢空调!天热了在屋吹空调出去待不了
我们那边大多数人家里都没有啊
得看地域了,北方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因为用的不是太多,冬天有暖气有火炉,夏天温度高的也就那几天而已,我在西北宁夏就这几天白天温度三十多度晚上睡觉都感觉不到太热风扇都不用开,三伏天一过晚上睡觉都得关窗户
十八线小县城,几乎每家都有,而且不止一台。
坐标四川农村,这两年兴起装空调了,反正我家附近的几户有人在家长住都装了
空调开制热费电吗?一天12小时大概多少钱电费?
你有空调吗?相信再这个年代很多人面对这个问题都会点点头,毕竟现在我们国家的空调普及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九十。很多人都拥有空调,但是很多人都了解空调吗?空调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空调外机,一部分是空调内机。虽然说空调在夏天可以为我们提供冷气,但是很多人经常再网上抱怨,空调内机的噪音十分让人不适。
那么空调内机噪音十分大的原因是什么呢?有没有办法可以让我们在家中就可以解决这种空调内机吵闹的办法呢?今天就让我来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问题放在几年前,那么空调内机有很大的噪音我只能告诉你这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在空调技术已经成熟的现在,空调在正常运行的时候出现很大的噪音是很不正常的现象。那么原因到底出现在哪里呢?
原因一,出现在安装空调的时候没有安装好。现在的挂壁式空调,如果在安装的时候没有固定好,使得空调在墙壁上是可以动的。那么在这种空调悬挂不够平稳的时候,空调哪怕是正常运行,也是会出现比较大的噪音的。解决方法很简单,你可以尝试把空调壁挂的螺丝拧紧,或者重新安装一遍空调。
原因二,压缩机缺乏润滑。压缩机是空调的心脏,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空调的大部分问题都和压缩机有关,空调出现太大的噪音很可能也和空调的压缩机有关。空调使用时间如果太久了,再加上很久没有维护空调的压缩机,空调的压缩机就很可能出现松动或者缺乏润滑油。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空调的噪音。这个问题有时候比较难以解决,最好的办法还是请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03年空调普及了吗
关于空调开制热费电吗,个人给出的观点就是空调在制热的状态下比制冷状态下要费电。导致空调制热要费电的原因就是空调的工作原理确定的,另外还有空调制热的效率所决定。
(一)具体表现的以下情况。①:空调在制热时的状态,其实是空调制冷的一个逆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耗电量要比空调制冷时的耗电量高出来很多。大家都知道,空调本身是主要用来制冷的。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是与制冷相匹配的。而对于在制热的状态下,就需要单独消耗电量来提供我们所需要的热量,这就决定的制热比制冷要费电一些。
②:例如我们家庭中所使用的是一匹的空调,那么它的输入功率大概是755瓦。大家仔细看一下空调的名牌就会发现,空调在制热状态下的输入功率稍微要高一些。另外如果开电辅热的话就会发现,电辅热的工作又接近1000瓦。
综合分析:通过以上两点对于空调的制热状态下与制冷状态下耗电量的对比,其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同比匹数的空调在制热状态下,如果全开电辅热的话,每小时多好耗电会接近1°到2°,有的甚至更多。如果不打开电辅热的情况下,一般它们的耗电量相差不是特别大,只是稍微多一点。
(二):空调制热,一天开12小时耗电量大致是多少?关于空调的制热状态下开12个小时的耗电量大致多少,这样针对不同的匹数的空调,它们的差异是很大的。所以下面的这些常见的1.5匹的空调为例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台空调在制热状态下所消耗的耗电量。为此给大家介绍以下四点。
①:空调在制热状态下大功率的情况。所谓空调在制热时全开的状态下功率的情况,就是指我们在使用空调制热的时候,空调本身的制热的功率及电辅热的功率加起来的全部功率。例如这台空调制热的功率就是980瓦,在加上电辅热的800瓦约等于1780瓦。
②:空调在制热状态下的电流的情况。其实,电流的大小基本上也就决定了我们空调功率的大小。像这台空调在制热状态下的电流是普通的制热输入电流4.6安,再加上电辅热时的电流3.7安。所以在制热状态下的总电流就是8.3安。
③:空调在制热状态下的耗电量。其实上面已经给大家介绍了这台空调在制热状态下全开的情况时的输入的功率是1760瓦,也就是1.76千瓦。所以这台空调每个小时需要的耗电量其实就是1.76°。那么在12个小时以这种状态运行的话,其所需要的耗电量就是1.76×12,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21.12°。
④:我们大家应该还需要知道一个点,就是我们空调在制热的状态下,我们会设定相应的温度。当空调所散发出的热量满足室内温度的需求的时候,这时空调的室外机一般会停止运行。根据常规的经验数据表明,普通的空调一般的运行时间是全部过程的60%,也就是说其实际耗电量可能就是总耗电量的60%。那么我们得到的结果大概就是21.2度乘以0.6,我们最终得到的结果大概是13度。
综合分析:通过以上对于空调在制热状态下耗电量的简单介绍,我们大家会发现,一台空调在制热运行的过程中耗电量情况是:12个小时的情况大概是13°。可是这里我们还需要考虑我们室内门窗的封闭效果以及我们设定温度的高低。因为这些都会导致我们空调运行时间的变化。所以说,对于室内空调的耗电量应该是最大的耗电量的基础上进递减的。也就是说最多也就是耗电21.2°,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可能会有所减少。
(三):空调制热时如何能够省电?想要使我们空调的制热的状态下省电,其实最根本的就是要保证我们空调制热所产生的热量得到有效的利用。那么空调吹风口所吹出来热风尽量的是满足我们室内的升温的需求。室内升温需求的热量多,那么耗电量多就越大。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决。
①:做好室内门窗、外墙等围护结构处的保温隔热的性能。例如对于我们室内的外墙可以做外保温或者室内保温。而对于我们室内的窗户,可以选择双层玻璃的窗户或者是多层玻璃的窗户。这样来减少室内外热量的传递,这样就最大程度地利用起来我们空调所产生的热量。
②:合理设置空调的温度。对于冬季利用空调暖,此时如果空调温度设置的越高就是越费电的。所以对于制热而言,个人给出的观点就是我们空调的温度尽量设置在27℃或者是28℃。千万不要把空调的温度设置到30°。一般在30℃时,空调是相当费电的。
③:在使用空调制热的过程中,尽量的避免开门窗。大家都知道,在制热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开门窗的话,会导致室内的热量迅速的减少。最简单的一个情况就是,例如我们可能处在了28℃,如果开门开窗以后,估计半个小时以后就降到了24℃或25℃。所以热量散失非常的快。那么,此时必然会导致我们的耗电量急剧的增加。
空调是最伟大的发明,为什么有人说它也是最让人疲惫的发明?
03年空调普及了。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得知2003年中国大陆家电普及率已较高,各产品市场差异大,中国城镇居民家电拥有率逐年提高,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三大件已普及,普及率在90%以上。移动电话、热水器、影碟机、排油烟机、空调已达到60-80%的较高普及率,微波炉、家用电脑的普及率有较快速度的增长,现已达到30-40%左右。吸尘器增长最慢,普及率仍在15%以下。
空调给夏天带来了欢喜与动力,同时也带来了疲惫。这里讲的疲惫就是所消耗的电量。中国人在夏天特别需要空调和西瓜,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统计,中国生产的世界上70%的西瓜,是美洲大洋洲,欧洲和其他大洲的总和的两倍。如此巨大的产量不仅全部内部消化,而且每年10月到次年4月,还需要大量进口才能满足国内民众的需求。
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住宅和商业用电空调总量达到1932太瓦时,中国就占了34%,是全球第一的,比第2名的美国还高出14个百分点。空调与暖气一样是人们的季节性话题,如果在供暖问题上广东这样的省份可以说不达标,但是一到了夏天无论是西南还是从南到北,没有一个人敢说不需要空调。
若以高于26摄氏度为高温计算,西北东北部地区的高温时段也达三个月之久,即便是东北那边的城市气温突破30度也不稀奇。但是有很多农村地区空调的保有量更是少的可怜,除了少部分沿海地区,大部分省份的农村地区的保有量比云南的农村好不了多少。
一百个人能够有50个人享受到空调就不错了,甚至有很多地方连空调电的电网都不够。当城市的空调普及率逐渐的提高,几乎人们都把夏天和空调捆在一起了。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看似是基础的生活标配,还有很多地方的人享受不起,这也是为什么空调让人感觉到疲惫的发明原因之一。